• 黑龙江: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工业基地。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考验,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迫切而艰巨。制造业“老字号”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让“老树”发出“新枝”?记者对黑龙江省副省长王一新进行了专访。
哈尔滨的这家“老字号”企业,是我国最早的发电设备研制基地。如今经过升级,正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冲片叠装是发电机制造的关键环节之一,以往一直通过人工进行。在这家电机厂的智能自动叠片车间,90%以上的叠装工作量由机器人来完成。并且,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偏差小于0.05mm。
黑龙江省委常委 副省长 王一新:以前车间没有进行数字化改造的时候,在狭小的空间里,有很多的工人同时作业,强度很大,效率很低。现在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劳动效率提高了三倍,精度提高了一倍。
发电设备智能诊断与故障预测系统也是这家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工程师说,以前一年里,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工作在全国各地的电站现场,现在有了这个系统,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快速进行检测、诊断和维护。目前,这个系统,已经在全国17个电站、80余台机组上得到了应用。
• 黑龙江:提效率 降成本 制造业全面向数字化升级
工业在黑龙江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国二分之一的大型水电设备、三分之一的大型火电设备,以及五分之一的大型核电设备都来自黑龙江。
黑龙江省委常委 副省长 王一新:早在“一五”时期,国家就在这个地方布局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哈电、一重、哈飞、北满、特钢等一批国之重器。
这些龙江制造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也迫切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同时,除了这些正在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的“老字号”之外,黑龙江在食品深加工、智慧农机、石油装备、海洋装备等领域,也涌现出了一批特色制造。近年来,黑龙江省着力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一批已建成的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普遍提高2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2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0%以上。
黑龙江省委常委 副省长 王一新 :黑龙江人感到比较骄傲的一件事情就是,黑龙江有以哈工大为首的78所非常重要的高等院校,有200多个独立的科研院所,有一批非常优秀的科学家,这些都是龙江未来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的非常重要的智力资源。
• 黑龙江:培育壮大数字经济 打造“换道超车”新引擎
目前,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实现“换道超车”的四大新引擎之首,并制定实施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同时,专门实施了千企技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1至8月份,黑龙江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实现同比增长69.3%,增幅高于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2.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6.3个百分点,增速连续2个月位列全国第1位。
黑龙江省委常委 副省长 王一新:随着这些规划的落实、政策的推进,黑龙江省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会搭上“数字经济”这班时代的列车。
(内容来源:央视财经,原文有删减)